一,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谢谢小悟空的邀请!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来给出我的观点。
首先,很多人不知道,游戏成瘾也属于非物质成瘾,等同于赌博成瘾,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编纂到国际诊断指南的ICD-11中,预计今年6月的世界卫生大会之后就会对外公布。
让我们提前认识一下游戏障碍:
1.把游戏放在第一位。
2.就算发生问题也会继续玩游戏。
3.在个人、家庭、社会、学习、工作等方面发生重大问题 。
诊断所需要的“行为持续时间”至少为12个月。不过,由于年少期病情发展较快,如果有以上所有症状,尤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如此,游戏明显凌驾于正常生活,就算持续时间较少也会被定性为网瘾。这其中要除外以游戏为职业的人员,因为现在游戏产业催生了不少新兴职业,比如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网络游戏主播,这些人群都是以游戏为职业的,当然不应该包括在上述范围内。
其实作为医生,从医学的角度能发现很多游戏成瘾和赌博成瘾相似之处。都不是精神活性物质,但都达到了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部分社会功能,对于日常生活有巨大影响,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巨大影响,让人的生活从此偏离正常的轨道。
游戏成瘾问题是全球性的新兴社会问题,也是我国新时代的新兴问题。2018年我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1489亿,占全球游戏市场的1/3,世卫组织有一项涉及50个国家的Meta分析,游戏障碍的流行率0.7%-27,5%,亚洲最高,男性、青少年居多。而我国的游戏成瘾检出率是2.4%-6.44%,十省份调查显示3.2%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过度游戏的危害是全方面的,比如:
1.躯体方面:昼夜节律紊乱,脱水,营养不良。
2.精神方面:易激惹、冲动、失控;焦虑抑郁;内疚、无助、罪恶。
3.社会功能:重要关系丧失,学习职能、成绩下降,职业技能受损。
4.认知功能:记忆力、控制力、风险决策能力。
另外,游戏障碍的行为模式也足以导致显著的人格、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职能损伤。很多青少年即使知道自己过度游戏的行为有害也会继续游戏直至成瘾。一般成瘾的过程是:危害性使用——有害性使用——成瘾。
在一定程度上讲,游戏成瘾这种新兴的非物质成瘾同毒品造成的精神活性物质成瘾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在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必须被人们重视,可能今后的网瘾少年真的要走进我的医院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所有对游戏成瘾有疑问的人有所帮助,如果还有这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关注后私信我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
比喻的相当贴切,删繁就简,不必絮叨。
我有一个领导在一天午饭的时候给我讲了他孩子的事,他的儿子是个高一男生,聪慧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利前茅,中考成绩还是全班第一。但是后来这个男生的成绩一再下滑,父母着急了,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便找到了他儿子的班主任询问原因,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告诉他们孩子还经常旷课。
父母又气又纳闷,经过细心观察,他们发现儿子的行踪越来越诡秘,常常很晚才回家,还经常找借口向家里要钱,父亲决定跟踪儿子弄个明白。
这一天男孩拿着刚要来的钱,离开家的时候,父亲就悄悄的跟在他的身后,当他看见儿子走进了一间网吧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迷上了网络,他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了。父亲冲进网吧,将逃学的儿子揪回家中,他本想打儿子一顿,但还是忍住气愤与孩子促膝长谈,告诫他作为一名高中生,不能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从而荒废学业,面对父亲的谆谆教诲,儿子哭了,并保证再也不去网吧玩游戏了。
儿子又重新正常的学习了,父母十分高兴,然而没过几天男孩又偷偷的钻进了网吧,因为那些网络游戏早已像鸦片一样,沁入到了他的内心,使他不能自拔,而且这次更严重,男孩发展到深夜不归宿的地步。他爸将他狠狠的揍了一顿,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儿子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说:“爸,我已经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了,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你最好别管我,也别烦我,你和我妈再管我,我就失踪,让你们永远找不着我。”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不知所措了,一来怕孩子真的离家出走,有个什么闪失,后果极其严重。在父母的话已经不管用的时候,只能从侧面去引导孩子矫正自己的观念,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日后生活的好与坏都是自己规划的结果,而青少年这个时候正是关键所在,你无论以后做什么事情,最终还需要自己的真才实学,而这些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得来的。当一个青少年染上网游的恶习时,一定要设法切断他与其的往来,可以私下找网吧的老板交谈,让孩子不能进入此类场所,控制他的日常开支,让他想而不能去,从思想上引导他游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使他正确的认识学业才是自己的唯一,如果荒废学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犯罪!
网络是一种趋势。若对孩子进行有效调节控制,.则有益。否则的确有害。
这个观点没问题,游戏是可以玩,但是沉迷其中就是玩物丧志了。不光是游戏,和手机有关的内容你可以统计一下消耗的时间,人均一天最少三小时以上的太多了。除了小孩以外,很多自制力差的成年人也一样沉迷。走路玩手机,开车看手机,甚至为了聊天,看内容,直到掉到河里或者是出了车祸才抬头的大有人在。坐在公交车上,几乎九成以上的人在看手机,在聚会中,在郊游中,甚至运动都要带着手机,已经成为了惯例。
睡觉前,大部分人把手机放在旁边,有的人甚至玩到下半夜,内心最害怕的就是手机没电。人情冷漠,只剩手机。所以说,除了正常的通讯和教育功能以外,手机,平板就是电子毒品,从小就毒害心灵还有摧残身体,拿起来容易,放下太难。而且不分国家,人种,年龄,才是最可怕的。
过去,对使用老年机的外国人表示嗤笑,不理解,现在明白了,人家过的是正常日子,不正常的是我们自己。失去了交流时间,享受阳光的片刻,只有那一点屏幕对着冰冷的心,独自寂寥。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玖梦手游 提供的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