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法医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到底有多厉害?(法医宋慈的后人)

三毛 248

在历史中法医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到底有多厉害?

一,在历史中法医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到底有多厉害?

宋慈写下了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的刑事鉴定专著《洗冤集录》

今天就用五分钟时间快读一下这本书。

翻开这本书,第一阶段讲的不是什么具体的验尸技巧,而是工作原则,职业道德。

这里强调了很多东西,反推一下,我们就知道古代的公务员们工作态度相当不认真啊,尤其是对验尸这种又脏又累还不吉利的活,往往是推托、马虎、应付。比如不按规定时间到场,借口太远不是自己管辖范围,随随便便看两眼就算数,或者又收人家红包乱验。像水浒传里的仵作何九叔收了西门庆的钱,不敢当场揭发,好在还藏了两根骨头等武松回来算帐。

宋慈又规定了不能安排跟案件有关的人去验尸,以免徇私枉法等等。

可以说,一切工作的基础就是态度,然后才是技术。

态度端正之后怎么验尸呢,宋慈通过他本人的实践以及翻看各类医学书总结了很多经验。

一一罗列就太没意思了,我们这里举一些例子,也未必全是这本洗冤集录里的。

1.烧猪查案

说话在浙江的句章县曾经发生一起火灾。有一户人家起火,丈夫被烧死。县里的官员到了之后,发现妻子已经哭完了,十分的伤心。但是县令张举看了看尸体,下令把妻子抓起来。表示妻子有重大嫌疑。

为什么抓妻子呢?消息传来,乡亲们都不干了,人家刚死了老公,你又要把人家抓起来,不是想敲杠杠吧。

看来,吃瓜群众很不容易对付啊。这个县令决定给大家做一个生动的试验。

他叫人拿来两头猪,一头先杀死,另一头捆好四脚,一起扔到一个着火的柴堆里。等火熄灭之后,把这两头猪抬出来看。先杀死的猪跟活着扔进去的二师兄有明显的差别。先杀死的猪口腔里很干净,而活活烧死的二师兄嘴里满是火灰。

而死者正好口腔里有很多火灰。

县令闪亮解说:如果是活人被烧死,一定在火中挣扎,口中要吸进火灰,而你老公口中那么干净,说明他是先被杀死,然后才扔到屋里纵火。所以……


你就是凶手!

妻子全身瘫软,脸色死白,立马招供了一切。

此外应该有吃瓜群众五百下掌声鼓励!

2.

有一天,在某处路边发现了一具尸体。经检验,尸体为镰刀所杀。初步检查,以为是某强盗激情杀人。应该是偶犯,因为职业强盗必不至于使用镰刀这种没节操的杀人工具。

但再仔细观察,发现死者的包裹都在。

如果是偶尔犯案,一定会一骨脑把所有的东西都卷走。所以,这极可能不是劫财。再仔细观察死者相貌,颜值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以下,显然情杀的可能性也很低。

于是,只有仇杀了。

验尸官把死者的妻子叫过来询问,得知最近有一个人前来借钱,没有借到,骂骂咧咧走了。

冤家找到了,怎么破案呢?按现在的流程当然是冲到这个嫌疑犯家里,搜到镰刀,然后看镰刀上面有没有血迹,如果被洗过,则可以用荧光灯去验,一般来说,在刀柄不易洗到的地方会有一些残留。然后再提取血迹跟死者DNA对比,通常就可以定罪了。

可是,古代是没有DNA这个技术的,只有滴血认亲这种不靠谱的东西,怎么办?

就要把搜证跟心理压力相结合。

验尸官把嫌疑犯家附近所有的人都叫过来,把他们家的镰刀也搜出来,放到地上,发现有一把上面苍蝇在飞。

验尸官问这是谁的?

有人站出来认领,果然是嫌疑犯的。

显然,苍蝇充当了DNA或者验血灯的作用。而且这种技术具备一种技术碾压感,读书不多,不懂城里套路的农民凶手往往被惊得大脑回路阻塞,然后当场认罪。

这个嫌疑人在这种高技术手段下就叩头认罪了。

3.

苍蝇是尸验官最好的助手,还有蛆虫,根据尸体蛆虫的大小就可以推断出死者大概的死亡时间。

这里再讲一个有关苍蝇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按察使叫周新,人称冷面寒铁,也是神探一类的人物,他也曾经利用苍蝇来破案 。

有一天,他出去办事,有一群苍蝇飞到马头。周新一看,立刻来了精神,因为这不是普通的苍蝇,而是一种特别的尸蝇,绿头红晴。有这种苍蝇出现的地方,必定会有尸体。

于是,周新就跟着这些苍蝇,俗语说无头苍蝇,说苍蝇乱飞,其实是不对的,人家的飞行轨迹岂是你们这些简单的人类能够理解的。

这些苍蝇将周新带来一处荒野,停在一个土堆之上。周新让手下开挖,果然挖出了可以上交给国家的东西:一具尸体。

这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根本无法辨别身份,通过仔细搜索尸体身边的东西,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木印章。

这是什么呢?又怎么通过这个单子去破案呢?

回来之后,周新下令,老爷我要做新衣服,你们帮我到集市上买布去。

天大地大老爷最大,说买就买呗,手下人就上街去买了,可是买了很多回,周老爷都说不好,要重新去买。官老爷就是难服侍。最终,买了一大堆布回来,周老爷仔细看了看,指指其中一匹布:你们快去,把卖这布的人给我抓起来,他们就是凶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现场找到的木印就是一种布匹商人使用的印章,用来盖来布上,相当于早期的商标,而这起案件,就是一伙强盗杀人劫货。

抢到布匹之后,他们必然会出售,只要找到相关的布匹,自然就找到了凶手。

历害了我的哥,原来破案就是这么简单!

4.

前面都是讲观察细节来破案,下面再讲一个利用犯案者心理来破案的事情。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慕容彦超的人,这个人是个节度使,很聪明,而且很贪财,自己当官还搞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当铺。本以为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没想到有人太岁头上动土。一个人拿了假银子,当走了十万钱。

这真特么不拿节度使当领导啊。看来请的当铺典手是个生瓜子了,不是老司机,假钱都看不出来。这个案子显然也不好破,人家拿了钱就走了啊。

慕容彦超想了一下,下令,放出一个榜文,表示当铺最近失盗,抵押物都被偷了,请大家多多帮忙 ,留心社会上的可疑人物,帮助官府抓住盗贼。

很快,就有人找上门了,可不是举报立功的,而是要求赎银子的。

正是当日用假银子当走真钱的那位爷。

当场活捉!

这当然是利用了人的贪念,骗子以为假银被盗,自己拿着文书就可以要到真银。这种案子现在多见于骗保案件,骗子先是买高额保险,然后故意丢失,骗保险公司的钱。

这个案子就是利用心理破案。


5.

这就是古代一些典型的破案手法,当然,宋慈的书里还有很多新奇的破案术。

比如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马上风。所谓马上风,就是嘿嘿嘿时过于嗨皮欲仙欲死的真死了。

那么怎么判断是马上风,还是谋杀假造现场呢?宋大人经过长期的考验与摸索,得出一条铁律,真正的马上风,小丁丁还是能撑起大帐蓬的。而假的马上风,那小丁丁就是条死蛇,软的。

又比如上吊自杀跟勒死的区别。上吊自杀者一定会吐舌头,圈子能松,能够轻易取下脑袋,取下绳子时,尸体往往会发出叹息声,脖子上的勒痕根据死者的体重,使用的上吊物不同而不同。而且大小便失禁,腿上一般有灸样的斑痕。如果是被勒死,那疑点总会有的,比如勒痕,比如手上可能会有挣扎的痕迹。

还有河里捞上来的,也不一定就是淹死的,要注意观察如果是淹死,口腔中必有河水沙石,如果是杀死后扔到水里,则口腔或者至少腹中是干净的。

又比如毒杀,要仔细分析毒进入的尺寸,有的是腹中有毒,有的仅仅是呼吸道检出毒。不同的部位说明杀人的手法有不同。

仔细说了这么多,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了,仔细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推理。

真相只有一个!

二,法医宋慈是不是确实有这个人

简单来说,宋慈开始不是干法医的,他的主业是管人和砍人!

提起宋慈,有些朋友或许会想起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那就是《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法医鼻祖宋慈断案的故事,剧中宋慈是一个青年模样,但其实历史上宋慈专门断案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在这之前,他还有着更为奇特的经历。

史书关于宋慈的记载并不多,《宋史》中根本就没有他的传记,毕竟在我国古代,连救人的医药学都一直被轻视,更何况是跟死人打交道的法医学,修史的人有一万个理由认为宋慈不足以入传。

所幸宋慈的挚友刘克庄为他作的《宋经略墓志铭》保留至今,还有清人陆心源所著的《宋史翼》中的《循吏传》也记载了宋慈的事迹,两者拼凑起来,已经能够让我们对宋慈的一生有一个模糊的了解。

节度之子

宋慈出生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老爹名叫宋巩,官至广州节度使,别看这官名唬人,其实它辉煌的时代早过去了,宋朝一向重文轻武,节度使的兵权被一削再削,逐渐成为虚职,所以宋巩这个节度使其实不怎么管兵,主要管的是刑狱。

宋慈出生的时候,宋巩已经快四十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对儿子也很宠爱,再加上人一老就容易唠叨,宋巩平时没少在家里说案子,年幼的宋慈耳濡目染,为以后的法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可不是宋巩的本意,宋家祖上是出过大人物的,那就是唐朝名相宋璟,祖上几代从河北南迁到福建,最近几代也接连出了好几位进士,宋巩自己就是进士,他还指望儿子能考上状元,再现祖上荣光呢。

宋巩对宋慈的厚望是体现在名字上的,他给宋慈取的字是惠父,“慈惠父”三字应该是希望宋慈将来能成为一个恩德慈及百姓,贤名垂于青史的父母官。这样的家教对宋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事实上,他后来还真达到了父亲的期望。

受教理学

宋慈的出生地也是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朱熹比宋慈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有多位弟子和再传弟子都是同县人,而这些人,有不少都待在本县,自然而然就成为当地幼儿启蒙辅导班的老师,比如吴稚,而十岁的宋慈,就是吴稚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吴稚是个合格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宋慈学问见长,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太学学习,跟着新老师真德秀(这名字不错)学习。

真德秀也是理学大师,是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相当有名气。他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将儒学融会贯通,因此对宋慈十分器重,这对宋慈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理学老师比较失败的一个就是,宋慈全然抛弃了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他后来的著作全都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法医这行是搞不了唯心主义的。

初入仕途

在太学学习了很多年,宋慈也参加了科举,终于在嘉定十年(1217年)南宫考试的赋科中考了第三名,并中了当年的进士第二等,成为一名进士。

按照科举制,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宋慈被分配到浙江鄞县任尉官,尉官是管一县治安的,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

对于刚刚进入仕途的人,这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必经阶段,干得好再提拔,但对宋慈而言,锻炼还没开始就没了,因为他的父亲宋巩不幸去世了,宋慈要守孝三年,只能放弃这个工作。

三年守孝期满后,宋慈等着朝廷再给他安排个工作,然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响声。

一直到了嘉定十七年(1224年),赣州知州郑性之将宋慈招为幕僚,很是器重。在郑大人的帮助下,两年后的宝庆二年(1226年),宋慈才被朝廷想起,被任命为江西信丰县主薄,也就是掌管文书的办事员。

文人武将

被朝廷这么一熬,一晃都快十年了,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帅小伙也快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但宋慈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主簿这个职位,不管怎么算都是文人,跟武将不沾边,但朝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宋巩当过节度使,以为他家有什么家学渊源,竟然把宋慈派去打仗了!

当时南安军(在今江西)发生三峒叛乱,摧毁两县和两寨,掠地数百里,南雄、赣州和南安三郡都被占领。见到叛军势大,江西提刑叶宰决定放弃之前的招安政策,转向彻底消灭,在叶宰的任命中,文人宋慈被安排了一个机要秘书的职位,从此成为军队的一份子。

估计宋慈接到命令是也是蒙圈的:什么情况?是不是搞错了,我是文官啊!又没打过仗,怎么派我去?当弄清楚没错以后,宋慈除了赴任,也没有其他选择。

临走前,宋慈的好友刘克庄给他写了一首词,即《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满腹诗书,余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
溪峒事,听侬说。龚遂外,无长策。
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

刘克庄以词劝友,让宋慈用尽量仁慈的方式对待叛军。

宋慈记下了刘克庄的建议,所以到任后他先去摸了摸叛军造反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没饭吃,于是宋慈直接甩开了手握大军却不进兵的都统(副总指挥)陈世雄,带义兵去赈济六堡的饥民,让他们不要参与三峒叛乱,叛军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归降。

宋慈一看好机会,建议隅总(总指挥)让归降的叛军带路,直接端掉叛军的老巢,但陈世雄以为这是跟他争功,直接带着人马就上,反被打得大败。最后还是宋慈带着义军端掉了叛军的老窝。

不过宋慈赈灾的举动惹恼了管后勤的长官魏大有,在器重宋慈的叶宰离职后,魏大有曾当庭羞辱宋慈,还多次弹劾宋慈,使得宋慈罢官归家,结果没多久这家伙就被士兵做掉了,可见平时没少克扣士兵钱粮。

不久福建汀州、剑州、邵武军等地又出现了叛军,势头还挺猛,达到数万人,大将陈韡(wěi)亲自出马,率军镇压。真德秀给陈韡引荐了宋慈,宋慈因此官复原职。

经过之前的洗礼,宋慈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带领一支队伍,作为奇兵直插叛军腹地,在叛军节节阻击下,直攻端了叛军老巢,灭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造反。

这一次宋慈可谓声名鹊起,朝廷完全是把他当将领用了,四处派他去平乱,要知道宋朝的叛乱是非常多的,这么一直打下去,还有完没完?

有完,宋慈因为战功累积,被陈韡保举当了长汀知县,终于再次回到文官序列,那说好的研究法医学呢?

法医鼻祖

别急,从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起,宋慈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开启了十数年的断案生涯。

嘉熙三年(1239年),宋慈调任广东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虽说这一年宋慈已经五十多了,但法医鼻祖的本行才刚刚起步。

宋慈不同于那些只把案件当政绩的官员,他是个较真的人,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不管事发地在何方,他都要亲临检验,而不是远远地看一下就走人(当时大多数官员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观察现场,宋慈也重视对被害者尸身的检验,尤为可贵的是,宋慈打破了理学的束缚,即便是女尸,也坚持检验,不过当时理学盛行,男女之防看得很重,宋慈为了避嫌,只好在大街上检验。

长期的工作使得宋慈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晚年的宋慈渐渐感觉到精力不济,觉得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于是就将自己的经验汇编成书,并总结前代法医学得失,刊刻《洗冤集录》五卷。

《洗冤集录》完成两年后,64岁的宋慈最后一次升官,出任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不久即病逝于任所。

结语:时代造就的悲歌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一经问世即成为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直到今日,还是法医学的必备读物,这是宋慈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但可惜,他却没能因此留下自己的传记。

刘克庄所作墓志铭是出于友情,陆心源则将宋慈归为循吏,着重描写他剿匪平叛以及治境安民的战功政绩,他们都没能跳出那个时代不重视法医学的坑。

三,宋慈在法医界地位

说说法医宋慈吧,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是从电视剧何冰的“大宋提刑官”以及欧阳震华的“洗冤录”里了解到宋慈这个人物,他断案如神,心思缜密,在历史中,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会被称为法医鼻祖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下去吧:


第一,历史中到底有没有宋慈这个人,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首先一点是肯定的,宋慈确有其人,南宋开嘻元年,他进京入太学,嘉定十年高中乙科进士,到了宝庆二年真正的走上仕途,担任信丰县主簿,之后经历多个官职诸如知县,通判,最后担任提点刑狱。

宋慈在担任提点刑狱官那段时日,破案无数,也正是由于他参与破案,使得他为他自己的创作的著作“洗冤录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宋慈和他的成名作“洗冤录集”,正因为他的经验著作,使他被世界公认为法医学鼻祖。

作为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一名提点刑狱司,几年内破案无数,也给宋慈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从小到大,一条一条,宋慈都记录在案,并且开始编撰成书,书名为“洗冤录集”,这本书汇集着他多年的心血,书内专门对破解的案件,在法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分门别类,对医学,毒理学都有涉猎。


由于宋慈的高超的破案技巧,检尸能力,再加上成名著作洗冤录集,使宋慈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法医鼻祖,据史书记载,无论什么尸体,他都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使得死者沉冤得雪,可见其厉害之处。

四,法医宋慈什么意思

简单讲一下宋慈和《洗冤集录》。

首先,法医在古代被称为仵作,是一份地位非常卑微,没人愿意干的工作。而历史上的宋慈是学儒学、考科举出仕的文官。并且他还不是文绉绉,除了做官,吟诗作对外,什么都不会的文人。他当过幕僚,带过兵打过仗,后来又做过知县、知州,最后官至广东安抚使,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封疆大吏。只不过他做提刑官的时间比较长,也最出名。

所以切不可简单的把宋慈与法医划等号,以为他就只是一个法医而已。

其二,宋慈之所以精通法医之术,并不是源于家传,他的父亲也不是提刑官,更没有因为错判冤案而自杀。事实上,宋慈的法医成就属于是自学成才。他当时对工作在一线的仵作和衙役极不信任,所以他自学法医,亲力亲为,这才成为当时的法医专家。

其三,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其内容并不都是宋慈的原创。宋慈所做的实际上是汇总前人多部著作,再加以己见。

比如在《洗冤集录》中,宋慈记载的“滴骨辨亲”之法(也就是把血液滴在以亡之人的骨头上,若此骨主人是滴血人的父亲,血液便会渗入骨内,反之则不会),就是引用自三国时代谢承所著《会稽先贤传》一书中的内容,宋慈属于是直接抄录。(他应该也没有验证这一方面是否真实可靠)

PS:后来在明清小说中,“滴骨辨亲”又被简化成了“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检验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其四,在《洗冤集录》中,其实有很多有违科学常识,错漏,以偏概全的地方。

比如前面提到的“滴骨辨亲”,就是最典型的以偏概全的例子。或许,有的人的血液真的能渗入自己至亲的骨头,但是人死后,骨头会发生腐化,骨头表面形成了细小裂缝,任何人血液都可能会渗入骨缝中。所以“滴骨辨亲”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还比如,宋慈说自杀上吊的人,在尸体脚下挖一个三尺深的坑,应该能够挖到火炭。要找到了火炭,就能肯定这个人是真的是上吊死。这个结论其实源自宋慈的家乡,也就是现在福建北部的一种风俗。宋慈把这种地域性风俗当作全国性的风俗,这就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了。

又比如在《洗冤集录》中,宋慈记载“男子骨白,妇人骨黑”,“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条,妇人各十四条”,“男子骷髅头骨到耳后有八块骨头,女人只有六块,但蔡州(今湖北枣阳)人却有九块”,这也属于典型的没有科学依据。

或许,当时真的有部分湖北枣阳人的头骨数量如宋慈所述那样,但即便真的有,那肯定也只是少数枣阳人的家族遗传现象,不可能所有枣阳人都是如此。

否则拿到现在来看,枣阳人就属于遗传进化变异,应该要生殖隔离的一群人了。

其五,尽管前面说了《洗冤集录》的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宋慈和《洗冤集录》在法医学界的开山鼻祖地位。

因为在《洗冤集录》中,尽管有一些内容不太靠谱,但是有更多的内容,还是靠谱的。

比如宋慈提出一种检验皮下出血的办法,即把纸用酒、醋浸湿,敷贴在皮肤上,经过一段时间,皮下出血痕迹就能显现出来。这个方法是符合化学原理的。因为醋中含有乙酸成分,醋透过皮肤后,乙酸能和出血部分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变成暗褐色;而酒精能增加皮肤表层的投射性(就跟现在打针,护士先用酒精棉擦拭皮肤是一个道理),这样皮下出血的痕迹就显示出来了。

还比如宋慈提出的验骨伤方法,即把醋浇敷在尸体的表面,然后用雨伞遮住要验看伤痕的地方,迎着阳光隔伞看,就能看到骨头伤痕。这也符合科学依据。因为古代雨伞都是用桐油浇灌过的纸做成的,而且大多伞都是红、褐、淡黄等颜色。阳光透过这些伞的伞面,部分光线会被吸收,剩下的红外和紫外光线就照射在体表上,能显现出伤痕,这和现在用紫外线检验骨伤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类似上面说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验尸和验骨方法,《洗冤集录》中还有很多,都值得当时以及后来人借鉴。这对于一部十三世纪的法医著作来说,相当的了不起。

其六,宋慈和《洗冤集录》还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对当时南宋腐败混乱的刑狱判案和法医鉴定状况,做出了系统性的矫正和指导,并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南宋中后期,腐败横行,刑狱制度更是黑暗且混乱。宋慈正是见到当时州县掌管刑狱的长官遇事不出门,碰到案子就让手下的小吏去现场勘验,而这些小吏大都没读过书,本身也没啥理想,一心只想捞钱,把黑的说成白的,几乎不负责的现状后,提出了规范性的法医工作流程,极大的减少了冤案、错案的发生。

另外,宋慈在《洗冤集录》一书中,还再三的强调,刑狱一定要重证据,当时掌管刑狱的法官审案时,不重视证据,主要靠刑讯逼供,动不动就是打人一百板子,有时竟然把人活活打死。根本没有用心审案。所以宋慈便提出,审案一定要有证据,小吏做现场检验流程时,必须要如何如何,如怎么保护现场的证据,官员要如何如何,如必须要到现场勘察情况,做到透明、规范、责任制。谁出错,就追究谁的责任。

宋慈制定的这套刑事工作流程,责任追究制度,其实就是现在的刑事案件办案的规范化流程。八百年前的人就能有如此科学工作的思维,着实是了不起。

总的来说。宋慈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在《洗冤集录》中,归纳了当时对法医学技术层面的指导,还制定了当时刑狱工作、乃至后世元明清三朝的刑狱工作制度。因此尽管这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多谬误,但仍然当得起“开辟了法医学这个学科”、“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这种超级高的评价。

五,法医宋慈原型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九品芝麻官》或者电视剧《甄嬛传》,就能看到滴血认亲的镜头。其实滴血认亲就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创立,他还在著作《洗冤集录》中创立了滴血认骨法:

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意思是说父母有骸骨在,亲生子女的血滴在他们的骸骨上,就可以渗得进去,如果非亲生子女,则渗不进去。

当然了,滴血认亲与滴血认骨法以科学的角度而言,是不合理的,真正科学的是现代的DNA检测,但宋慈追求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大家在古剧中,常能看一些镜头,用银针来试毒,这也是宋慈创立的银针试毒法。这个则比较科学,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剧毒主要是砒霜,而砒霜中其所含的硫元素与银针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宋慈其人以及为何他能被誉为法医的鼻祖。

宋慈,南宋进士,福建人,官居经略安抚使,主要著作是《洗冤集录》,热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就是以他的这本著作为剧情素材。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直到现代,它在法医学领域,依然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他的思想主要是来自朱熹理学,而且能够有主见地摒弃朱熹理学的一些糟粕,用理学精理华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在司法刑狱方面。

在古代,因为礼制呆板,导致很多案件在查验上存在阻碍,宋慈则实事求是,去掉礼节束缚,比如理学家认为“视、听、言、动非礼不为”、“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等。

但宋慈则认为检验尸体,不用束缚于传统礼数,对尸体的隐私处不必掩盖起来,要仔细检查有没有致命的针、刀等等异物,特别是女性尸体,不用遮羞,力求找到死因,不放过任何对案件有突破作用的证据。

对于富贵人家的千金,更要将尸首抬到光明平稳的大路上进行死因检查,鉴定的过程要让老百姓看见,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见证与监督,检查者没有私自亵渎尸体,更没有私自更改死因的鉴定。

这种做法,于理学盛行的宋代,是不可思议的,但对案件侦查的严谨上,则是历史性的突破。宋慈更下令对尸体检查时,主要负责官员必须亲自到场,不能因为尸臭而避得远远地,只让手下上传检验结果就草草断案,这对案件的审理是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正是宋慈的严谨理念,开创案件侦查先风,突破传统的礼数束缚,重视现场勘验,重视案件证据,宗旨是还原案件的真相,加上多年的经验与技术的累积,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完成了《洗冤集录》这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使得他成为法医鼻祖。

宋慈做为法医鼻祖,为后人所敬仰,离不开他高明的侦查智慧与技术。

《洗冤集录》中,他的一些经验与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吻合,这让后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比如他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

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若阴雨,以热炭隔照。此良法也。

意思是说,验查尸体的骨头有损伤,但不见痕迹,可以用酒糟、醋等泼到上面去,在露天的地方用新油绢或者明油雨伞挡在想检查的尸骨位置,太阳光照过时,骨头的伤痕就能显现出来,若在阴雨天,用热炭来代替太阳光,也能检查得出来。

实际上,以现代科学技术而言,这是运用了光学原理,即紫外线照射。尸骨是不透明的物体,不透明物体对太阳光是有选择地反射的属性。当太阳的光线通过明油伞或新油绢伞时,其中影响人的眼睛观察的部分光线被吸收了,所以容易看出尸骨的伤痕。

还有他书中的救缢死法,与现代的人工呼吸几乎相似,而在伤口消毒方面,他用糟、醋、白梅、五倍子等药物,这些药物有防止外界感染、消除炎症、固定伤口的作用,它与现代医学原理是一致的,虽然使用的药物不同,但效果是殊途同归。

与大家分享一下《洗冤集录》中宋慈侦破的经典案例。

某村民被杀,死者的妻子到衙门报案。重视现场侦查的宋慈立即带人到案发现场,发现死者的身上衣物钱财都在,满身的镰刀伤痕有三十多处。

宋慈断定,如果是强盗所为,谋财就行,未必要害命,现死者身上衣物钱财都在,而且死者身上有三十多处镰刀伤痕,这明显是泄恨,犯罪动机应当是仇杀。

于是宋慈问死者的妻子说:“你丈夫平日有没有与什么人有怨?”

女子说:“我丈夫是老实的庄家人,性格憨厚,向来与人和气相处,但是村中某甲去年借了我丈夫的钱买稻谷种子,答应今年此时还钱,这段时间我丈夫几次去催他还钱,但他就是不还,不知道这算不算有怨?”

宋慈立刻命人将全村的村民集合起来,并且说,现在已查出凶器就是镰刀,各村民回去将自己的镰刀交上来检验,如果有隐藏,一定就是凶手,必将严惩不贷。

片刻,七十多位村民回去拿了各自的镰刀,再次集合起来,宋慈命令各位村民一字排开,将自己的镰刀放在面前的地上。

当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而欠死者钱财的某甲的镰刀上飞满了很多苍蝇。

宋慈对某甲说:“你就是杀人凶手。”

某甲说:“为什么?”

宋慈说:“其他村民的镰刀都没有苍蝇,只有你的有,因为你的镰刀上还残留着杀人之后的血腥气,苍蝇喜欢往有血腥气的地方飞。”

某甲面对宋慈的断案如神,只好无奈地交待了犯罪事实。

写头条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情怀。感恩相遇,更感谢您的关注、点评和点赞。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玖梦手游 提供的在历史中法医宋慈为什么被誉为法医鼻祖,到底有多厉害?(法医宋慈的后人)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