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竟渡"你知多少?(端午节赛龙舟传统文化)

三毛 351

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

一,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竟渡"你知多少?

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笔者结合河源市区及乡镇实际,回答对龙舟竞渡的认识。

龙舟竞渡,又称扒龙舟、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指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

传统民俗的传承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舟民俗为切入点,以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为例,介绍河源龙舟民俗与龙舟精神对当代继承宗族关系,创新性发扬 龙舟精神 ,强化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龙舟竞渡习俗历史久远,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龙舟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如:河源市区及乡镇端午节举办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龙舟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画面很美一一展示团结、拼搏、进取精神

队员很拼

↓↓

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

每年端午节,林寨镇石江村数千村民总会相聚在浰江河畔,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龙舟赛)。3艘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龙舟在浰江河溯流而上,以赛龙舟这种传统方式庆祝端午节。

简单的祭拜活动之后,龙舟赛正式开始。阵阵鞭炮声中,40多名桨手在舵手的指挥下,喊着嘹亮的号子挥桨竞渡。浰江河两岸,站满了前来观战的村民,为桨手加油喝彩。

此地彩龙舟最为华丽,不参与竞渡,人人都争着看

据村中82岁的黄观托老人讲,浰江河上的划龙舟,最早源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那年,林寨春夏大旱, 村民请来东莞人表演划龙舟以求天降大雨。后来,林寨石江车头村黄姓外出撑船的人多了,见识也广了,受到珠三角龙舟赛的影响,船工们就从顺德引进赛龙舟。

清咸丰九年(1859年),林寨船工成立了龙船会,建起了龙船社,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求龙王爷保佑浰江河两岸的人民平平安安。村民商定,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龙舟赛。

随着村民的喜爱,后来龙舟赛由镇内商家出面组织策划,渐渐地成为镇内传统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

二,端午节赛龙舟传统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们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包粽子,在我们麻阳苗族自治县往年早就开始龙舟练习了,战鼓声声振天响。在农历五月初四开始龙舟比赛,到五月十八结束;每年都有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场景十分状观!

不过,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今年的龙舟比赛,真是遗憾!

龙舟赛不仅在我们中国盛行,现在还传到了东南亚。那么,龙舟竞赛是缘于何因何时呢?

据说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因不满朝政投入汨罗江,当地人不希望贤臣死亡,纷纷划船抢救;龙舟赛从此开始!

当地人为了不让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纷纷包粽子扔到江里给鱼儿吃,从此开始包粽子。

端午节是我们华夏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在我们邻县,凤凰县他每年农历五月初四龙舟比赛,兴放许多鸭子,大家抢,谁抢到归谁。友友们!你们那里龙舟赛还有特别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畅谈!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端午节民俗龙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提起端午,你会想到什么?吃粽子、诗人屈原、小长假?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端午节,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事。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的别名有二十多个,除了包粽食粽,端午还有许多丰富的节日习俗,特别是端午节期间,各地要举行一项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竞渡。端午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有些地区它又称“划龙船”或“龙舟竞渡”。

1.龙舟竞渡的起源

赛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和吴国发生战争,越王勾践战败被俘。他在吴国忍辱负重三年,归国后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日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的人,后来人们仿效他以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划船竞渡作为纪念。

另有龙舟竟渡起源的说法。一说为纪念屈原。二说为纪念吴国大将吴子胥。吴、越都处在江南水乡之地,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船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竟渡的风俗。

2.什么是龙舟?

龙舟首尾具龙形,长可三五丈,狭长如苇,舵窄仅容二人对坐,底尖。轻巧便捷,滑行如飞。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同向坐,各执短桨,如百足虫。船尾一人执梢,指挥进退。船上另有三人,一人执旗,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以助赛威。比赛前,有祭龙头的仪式。

3.龙舟竞渡赛前仪式

随着一串串鞭炮声,一队队头扎白头巾,身穿白衣白裤的桡手,由扛龙头的“头桡”,以及棒着香烛、鞭炮、贡品的舵手领着,擎着船旗,打着锣鼓,扛着桡桨进祠堂而来,这是邻村“白龙”船队的人们。他们把用香樟木雕制的龙头摆在供桌上,便毕恭毕敬地向屈原神像磕头礼拜。待主祭人将一条红绸布系上龙头,头桡扛起龙头跑至江边,连人带龙头一块跳进江中洗澡,其他桡手也跟着在江里洗澡,然后才把龙头安于船头。据说,祭过屈原,又给龙头洗了澡,龙舟竞渡赛,便能平平安安了。而洗过“端午澡”的桡手们,也可托屈原的福,消灾祛病了。随后,“赤龙”、“青龙”、“金龙”……名船队先后进祠堂,祭龙头。

4.龙舟竞渡比赛

竞渡的风俗在诗歌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刀。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为一千多年前的龙舟竞渡赛做了生动描绘,热闹的场面或紧张的气氛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竞渡曲》记述了在沅江州刺史主持下的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胜者欢欣鼓舞,败者沮丧气馁。

5.结语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活动和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舟夺锦标更是十分重视。他们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夺锦标回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龙舟竞渡风气不改,但它活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这有利用从基层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端午节的龙舟比赛活动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五,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形式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吃粽子、吃鸡蛋和佩戴五丝是许多地方的习俗。

龙舟竟渡只是南方部分地区傣、苗等族举行的庆祝活动。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

“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竟渡,乃遗俗也。”

古代竟渡场面特别浩大,人们临水而观,连深居简出的妇女也纷纷前来观看。

明代有专著《武陵竟渡》,详细记述竟渡之缘由、船式、人数及技术等。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玖梦手游 提供的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竟渡"你知多少?(端午节赛龙舟传统文化)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