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侯惇被射中眼睛之后,拔箭啖之的行为,真正的后果是什么?
刘备在小沛驻扎,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商讨讨伐吕布的事,不想送信的人被陈宫抓住了,把送信的人交给了吕布,吕布大怒,派高顺来攻打小沛。
刘备见高顺领兵攻打自己,不敢出战,安排守好城池,派谋士简雍去见曹操,搬请救兵。曹操马上召集文武,商议后派遣夏侯惇,夏侯渊,李典带五万大兵前来救援刘备,路上和高顺军遭遇。
夏侯惇亲自出马,挑战高顺,高顺也不示弱,出马迎敌,二人大战四五十回合,高顺打不过夏侯惇,败退的时候怕冲了自己的阵脚,没有回阵,而是绕自己的军阵逃跑,夏侯惇随后追赶,高顺阵里的曹性看见了,偷偷的张弓搭箭,瞄了个准,正中夏侯惇的左眼,可能这曹性力气不大,箭射的不深,只射进去了箭尖,夏侯惇大叫一声,赶紧用手把箭拔了出来,眼珠子也带了出来。
古代头发是父母给的,都不能轻易割弃,割了头发都是对父母的不敬,何况一个眼珠子,这夏侯惇也够狠,忍着疼大声喊道:“这是父精母血,不能丢弃”。把眼珠子塞进嘴里,嚼着吃了,当时两边军士都吓呆了,包括那个暗箭伤人的曹性,夏侯惇冲到他面前还愣着呢,被夏侯惇一枪穿了个透心凉,然后拨马往回跑,高顺一见,率军随后追杀,夏侯惇在夏侯渊的保护下逃了回去,曹军大败。
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难久持。
夏侯惇拔矢啖睛,显示了他的英勇,但结果是不能坚持打下去,在报了一箭之仇后,被高顺打败,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二,夏侯惇拔箭啖目
真正的后果就是,绝对把敌军给震慑住了,战场通常都是可以瞬间扭转了,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在战争从来打的都是士气,尤其是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可以去看下,绝对军队士气高涨,当然这也和自身的作战能力有很多的关系,不过士气要是特别的旺盛,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会翻倍的,如果再加上将领的不要命冲锋陷阵杀敌,那军队战斗力还要再翻倍,其次一般哀兵战斗力也是爆棚,穷寇莫追也是这个道理,你把别人要斩尽杀绝,那这些人爆发出来的能力就是非常可怕的。
再说夏侯惇中箭之后,拔出箭这个举动已经很牛逼了,而更让敌我双方震惊的是,他还把自己的眼睛就这生吃了,这毛骨悚然的画面,敌军看到肯定胆战心惊,而他的士兵一看,只能更加刺激这些士兵变得更加凶猛,绝对是属于瞬间激发士兵兽性行为,让他们绝对他们的将领首先是勇猛,其次就是感觉自己的主帅竟然被敌人这样暗箭所伤,你想下他们的报仇雪耻的心有多强烈,所以战争形势必然扭转,实事他们也是的确赢了。
三,夏侯惇射中的是哪只眼睛
眼球破裂,晶状体流出,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使另一只眼睛失明。所以摘除眼球是最好的办法。
四,夏侯惇射中的是哪只眼睛
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夏侯惇带兵攻打高顺,夏侯惇十分骁勇,冲在前头,迎头碰到了高顺,二人一来一往,打了四五十合,高览力怯,败走!
夏侯惇奋起直追,眼看就要追到了,高览的手下曹性救主心切,偷偷搭弓射箭,嗖地一下,箭在空中划出了一条不算美丽的抛物线,呲啦一声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
那一瞬间,夏侯惇并没感到痛,他摸了摸眼睛,发现上面插着一条箭,一秒过后,一股奇痛袭了上来。
当时,马仍旧在跑,夏侯惇下意识地使劲一拔,箭拔了出来,夏侯惇瞪着右眼一看,箭尖似乎带着筋头巴脑的东西出来了,夏侯惇平时喜欢吃羊眼,一下子便认出来了,这是眼珠子,而且是他自己的眼珠子。
我去,眼珠子,我的最爱,不能浪费了!想到这,夏侯惇一口把眼珠子吞了下去!
吃眼珠子这一幕,当时有许多人看到了,包括那个始作俑者曹休。
曹休直接吓傻了,愣在了那里,脑子一片空白,直到夏侯惇的马冲到了他面前,他仍旧一无所知。
“噗呲”一声!夏侯惇的戟刺中了曹休,刺了个透心凉!
以上便是夏侯惇拔剑啖睛。
古今中外,吃自己眼珠子的唯有夏侯惇一人,其他人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去尝试。
然而以上毕竟是演义的,历史上夏侯惇并不一定真的吃了眼珠子,因为第一见证人曹休被他杀了,第二见证人高顺也被曹操杀了,死无对证。
假如夏侯惇真的吃了眼珠子,会怎么样呢?
真的咽下去,就会被胃液当成食物消化了,有用成份被吸收了,没吸收的,就变成了粪便,如此而已!
五,谁把夏侯惇的眼睛射瞎了
真正的后果就是,夏侯惇空前绝后、独一无二了。试问,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还有第二例“拔矢啖睛”的大无畏的英勇行为吗?答案肯定是没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夏侯惇就是这样的孤独,又是这样的高岸和伟大。他一口吞下自己眼珠的绝世风采,就此载入人类史册,流芳百世、万古长青!
今天,我们除了缅怀夏侯老将军的光辉岁月以外,还要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一口吞下自己的眼睛?在眼睛中箭,痛不欲生的那一刹那、一瞬间他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他拔矢啖睛的主观意识是什么?这一英勇无畏的行动能够发挥多大的主观能动作用?
“知人未易,人未易知。”这句话就是说想了解清楚别人不容易;让别人了解清楚也不容易。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所以,人们总喜欢说:“理解万岁!”下面,我们就先看看夏侯惇老将军中箭的过程。以便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这样写的: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入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了,无不骇然。夏侯惇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走。
夏侯惇当时左目中箭痛不可当,心中不知道有多少的苦衷想与人言却又难与人言哪!眼珠的神经直连大脑,一旦受伤就格外痛楚。一般人就可能直接痛晕过去了。
但是,夏侯惇老将军不亏为是沙场老将、身经百战,因此剧痛之下,尚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头脑的清醒。他大喝一声就是为了涨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他的耳中“嗡”的一声,仿佛是响彻云霄的“咚咚”战鼓声,又像是战友们为他助威的呐喊声。夏侯惇老将军在一瞬间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他想到了以下这些:
第一、要对暗箭伤人的曹性要尽快实施报复。“报仇,报仇!”这就是他当时最坚定的信念。于是,他在万军之中,找到了曹性,一枪捅死曹性,亲手报了大仇。
第二、我是夏侯惇,是曹丞相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此时此刻,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让所有人看看,曹丞相手下的大将有多坚强。他也是靠这一信念支撑了下去。这绝对不是好大喜功,而是一个统帅所具备的最难得的素质。要知道,他就是这支部队的精神支柱啊!所以,夏侯惇所能做的就是:坚持一刻是一刻。
第三、我中箭了,作为一个将军,临阵中箭也是司空见惯了。但是,我夏侯惇中箭也要中的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我要做出所有的人都出乎意料的惊天举动,最好能惊天动地、空前绝后。的确,他做到了,在古代战争史上算是真正空前绝后了。对于中箭后的表现,他最瞧不起关羽。因为,关羽经常中箭,却总是中了那么默默无闻。难道,借中箭的机会炒作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吗?靠,关羽的那个小箭一次又一次中的,要么就是自艾自怜,要么就是忍气吞声。
于是,他做出惊天的壮举,一口吞下自己的眼珠;说了一句豪言壮语“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就此蛮声海内外。
第四、他感到无比的豪迈:“普天之下,还有谁吃过自己的眼珠?”这世界吃过猪眼、鱼眼的肯定是不乏其人。但是,吃过人眼而且是自产自销的,肯定就夏侯惇老将军自己一个人了。唐僧吃过人参果;孙悟空吃过蟠桃;玉皇大帝吃过龙肝;杨过吃过大蛇胆;重耳吃过介子推大腿内侧的肉;花铁干吃过结义兄弟的尸体;洪七公吃过红烧大蜈蚣等等。反正吃自己身上肉的还真是没有听说过。
“我今天就让在场的所有人看看,什么叫做心狠手辣?”男人嘛,就应该对自己下手狠一点。
好了,夏侯惇老将军的心态,我们分析完了。最后再看一下,他此举的收获到底有哪些。
第一、“拔矢啖睛”的杰作,使他在一流高手中开始名列前茅。说实话,夏侯惇虽然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但是可圈可点的模范战例还真是不多。他早期跟随曹操参加讨伐董卓时默默无闻;讨伐吕布和高顺的第一场大战以失败告终;虎牢关也毫无建树;带10万大军讨伐刘备在博望坡被诸葛亮一把火烧的焦头乱额;白马坡面对颜良和大家一起不寒而栗等等。要不是这一次“拔矢啖睛”,他真的不见得就能名列许褚、徐晃、张辽、张郃之前。
第二、从此以后,他变得一目了然、达观知命,对人对事都豁达大度多了。像黄河渡口,他阻拦关羽就反复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苦衷。关羽也因此信以为真不予计较,跟他敷衍了十几合了事。
第三、“拔矢啖睛”成为他军事生涯里程碑式的标志,是他不可或缺的“军功章”或“功劳簿”。可以说,此战之后,曹操只要一看到夏侯惇就立即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他过去的功劳和苦劳。以至于在以后的岁月里,曹操对夏侯惇基本上是只奖不罚。
另外,一些晚生后辈们,一看到夏侯惇的独眼,肯定会终生难忘而且会无比崇拜地倾听他对年轻时代光辉岁月的思念和追忆。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夏侯惇老将军伤了一只眼睛后,武勇不减当年,仍然多次参加大战。他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玖梦手游 提供的夏侯惇被射中眼睛之后,拔箭啖之的行为,真正的后果是什么?(夏侯惇拔矢啖睛原文)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